欢迎进入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注我们
特色案例

传承湖湘技艺 培育大国工匠 讲好非遗故事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一、案例概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手工艺人高超的技艺,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信仰价值的载体,更是新时代中国创意产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与源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以“传承湖南优秀技艺、活化湖南传统智慧、助力湖南创意产业”为己任,聚焦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将非遗技艺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为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事业培育合格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在专业带头人刘朝晖教授的带领下,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育人始终,从核心课程体系、业师协同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资源等方面着手,培育有“真本领”,能“静下来”,会“闯出去”的非遗事业新传人;艺术设计专业将创新创业能力视为人才的核心素养,通过校友资源、全体系实训空间、多层次竞赛等方面,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非遗事业专业人才;艺术设计专业将湖南非遗文化的大众宣传作为专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全校性选修课程、社区公益讲座、校外专项展览等方式,传播好湖湘非遗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院校力量。

艺术设计专业自2003年创办以来,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上获得100多项奖项,并且涌现出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创新人才、跨界女漆艺家、文玩设计师等优秀创业者。

二、问题与解决路径

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日益成为社会共识的时代,高职院校如何一方面培育大量的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人才,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在非遗事业上做出贡献。

1. 为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培育优秀人才

(1)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民间工艺继承与创新》、《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等主干课程,《湖南民间艺术欣赏》、《陶瓷工艺》等模块课程的非遗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2)推行业师协同教学:引入非遗大师、工艺美术大师、文创企业骨干等与专任教师协同教学,共同执教,提升授课效果。

(3)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通过建设百工之事工艺美术博物馆、百工之事艺术设计教育网,为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

(4)开拓校友资源:聘请知名校友担任业师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为校友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5)全体系实训空间开发:开设陶瓷文化研究所、民间工艺一体化实训中心、湖湘旅游文化产品研发中心,形成全体系实训空间的开发与应用。

(6)参与多层次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为非遗事业传播与发展发挥专业优势

(1)全校性选修课程:开设两门湖湘传统工艺欣赏类全校性选修课程,授课情况良好。

(2)社区公益讲座:每年由专业教师和同学赴学校周边社区,开展“工艺之美”系列讲座,传播非遗文化。

(3)校外专项展览:每年在校外举办专项主题展览,扩大专业影响力,讲好湖湘非遗故事。

三、特色与成效

1.专业获得持续发展,成为非遗教育标杆

(1)《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

(2)《民间工艺继承与创新》湖南省精品课程,2009年

(3)艺术设计湖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

(4)艺术设计湖南省高职特色专业,2012年

(5)艺术设计湖南省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2013年

(6)《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年

2.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投身非遗事业

优秀毕业生许光辉,毕业后投身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的研发,创办醴陵煜隆窑瓷厂,传承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进行产品创新,获得国家外观专利2项;优秀毕业生龚庸芳,现为福州女漆艺家联盟执行董事,创办的长沙鸿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湖南最大、中南地区领先的漆艺装饰设计行业品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参加中外大学生艺术展览、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江西省现代漆艺术展览、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湖南省高职院校师生优秀作品展、湖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金、银、铜奖等100多项。

3. 将湖湘非遗传承与创新纳入境外、国外交流项目

近五年,先后接纳英国知山大学、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及老挝、马来西亚跨国留学生等国外80多名学生在校内进行醴陵釉下五彩瓷和马王堆漆艺、湖湘传统印染等非遗项目的培训。专业教师利用国外、境外访学机会,举办专题讲座和个人作品展达20多场次,传播湖湘非遗之美。

四、经验与展望

1.专业成立十五载,党建引领,矢志培育非遗新传人,成为非遗教育标杆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是湖南省最早开设湖湘传统工艺传承、创新课程的专业,十五年来始终致力对湖湘传统技艺人才的培养和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研究,艺术设计专业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2010年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6年成为我校创意设计与传媒专业群核心专业。目前,教学团队成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为传承湖湘传统工艺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有力保证。

2.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充分,在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始终处于示范和风向标地位

专业现有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民间工艺继承与创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在爱课程网站发布了《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依托世界大学城、百工之事艺术设计教育网建设了6门线上课程,充分满足了校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需要。

3.校内实训教学条件完善,与周边社区互动频频繁

(1)为了适应湖湘传统工艺传承创新需要,艺术设计专业打造了“三个平台一个中心”,“三个平台”指爱课程网站、艺术设计教育网和大学城空间,“一中心”指湖湘旅游文化产品研发中心。

“三个平台一个中心”战略布局有效配合了湖湘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的整体发展,平台和中心相辅相成,贯穿于在线学习、线下实训、技艺传承、创意设计和系列开发全过程,学生研发的非遗旅游纪念品获得了首届全国旅游纪念品大赛银奖、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工艺美术类一等奖等。

(2)创造了省内高职院校独立专业建立并开通专业网站的先例。

艺术设计教育网由艺术设计专业独立建成并开通上线,是省内高职专业最早开设专业网站的,网站开通五年来,累计上传3000件合计6.2万多个资源,其中,为适应文化传承需要,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自创视频245个,教学视频305个,素材3万个,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建设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群,进一步辐射省内外的传统民族技艺教学。网站年均访问量达五千次以上,现已成为我省高职院校艺术类学子最喜爱的专业网站之一。

(3)在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建立了第一个综合性工艺美术博物馆——百工之事工艺美术博物馆。

该馆位于我校艺术学院,面积达450平米,完全按照省级专业博物馆标准进行建设,现已成为我校的一张文化名片。立足教学需要,博物馆内丰富的瓷器陈列,包括长沙窑、醴陵瓷、景德镇瓷、龙泉窑、哥窑等都是国内有代表性的瓷器艺术品类,马王堆漆艺、四川漆艺、山西漆艺等代表性漆艺品类,充实适应了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的需要,通过情境教学、实物教学等方式,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博物馆设置了40位次的教学区和一个文创研学室,为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空间。

(4)湖湘传统工艺全校任选课授课情况良好,与周边社区互动频繁。

我校现已开设两门湖湘传统工艺欣赏类课程,每年约有2000人次选修,授课情况良好。多年来,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义务为井巷社区、滩头坪社区等多个社区开展井盖装饰、社区漆艺纪念品、公共空间壁画设计制作、公益讲座等活动,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非遗文化带来的巨大魅力,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

4. 传承项目师资队伍大师云集,力量雄厚

艺术设计专业拥有非遗理论研究和相关技艺指导的教师20人,聘请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协会民间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左汉中、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邹明林、湖南省设计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马建成、湖南著名陶艺家毛新建、醴陵市煜隆窑瓷厂企划与研发总监许光辉等担任教学团队成员。师资结构十分合理,老中青结合,符合双师型要求,全部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或工艺美术师资格证书。

教学团队对湖湘非遗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步,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五年,在《装饰》、《美术》、《现代职业教育》等核心刊物发表相关论文80多篇、获得专利30余项,参与《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湖南卷》的编撰,开展针对性研究的横向、纵向项目11个,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700万。

5. 非遗教育引领湖南高职院校湖湘非遗文化传承方向

2016年5月至7月,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4级300多名师生在我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同期开设20多场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湖湘传统陶瓷文化、传统工艺与设计、跨界设计等,极大的丰富了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参训师生的设计视野。2016年艺术设计专业在长沙国际艺术中心举办了艺术设计专业历届学生优秀作品展,传统工艺之美进社区义务宣讲4场,校企共建艺术创客中心,这在湖南省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方面均为首创,引领了湖南高职院校湖湘传统艺术的传承教育新方向。

6.长沙新媒体艺术之都的地缘优势,为艺术设计专业非遗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7年11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宣布,长沙正式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座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长沙的媒体艺术之都的“国际范”更加强烈,长沙成为中国最具文化创意的媒体艺术代表城市之一。我校地处长沙市区核心板块,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通过传承湖湘传统工艺,文创项目的落地与产业群对接紧密,非遗文化传承、创新方式形式更加多样化,让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非遗新传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返回